查看原文
其他

深圳为何能成为创新活力之都?任泽平发布报告逐一分析


深圳在创新领域的发展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,除官方研究机构,民间智库也一直在挖掘深圳创新发展的成功密码。


11月26日,经济学家任泽平在微信公众号发表长文《深圳如何成为创新活力之都?》,从顶层设计、地缘优势、有为政府、价值观念、人才引进等五方面进行阐述,分析深圳为何能够成为创新活力之都。


深圳卫视&壹深圳客户端记者注意到,文章重点提及了深圳在建设“服务型政府”和“发展型政府”方面的探索,以及吸引人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。

探索建设“服务型政府”

和“发展型政府”的“深圳模式”


文章提到,深圳在2004年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创新,提出建设求真务实、有责任、有权威、廉洁高效的“服务型政府”。


2012年,深圳制定全国第一部涉及商事制度改革的地方性法规——《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》,通过多项改革,逐步建立起全市统一的商事主体登记及许可审批信用信息公示平台;


2018年,发布关于《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》,推出20项改革措施126个政策点,着力营造更加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、成本适宜的产业发展环境、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、更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。



文章表示,深圳是典型的有为服务型‘小政府’+充分竞争市场”的有效融合模式,并在发展机遇方面,列举了深圳建设“发展型”政府的几个典型案例。文章提到,特区设立之初,在政府的协调与指导下,深圳依靠劳动力和土地优势,发展“三来一补”产业,经济迅速增长。


21世纪初,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上涨、改革开放程度加深,深圳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升级,深圳政府继续扮演“发展型”政府角色,推动产业重心由劳动密集型向高新技术升级。


2002年,出台《深圳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》,指出深圳工业要以市场为导向,大力发展优势战略产业,积极扶持新兴产业,改造和提升传统支柱产业,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,形成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合理工业布局。



文章称,深圳政府敏锐地抓住经济转型升级机遇,引导为主,与市场共同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。同时,鼓励市场勇于探索,深圳秉持“敢为天下先”的价值观念,已在各领域创造数个“全国第一”,并长期坚持围绕市场变化进行产业结构变革,不断增强经济效益和竞争力。


深圳长期致力于打造四大支柱产业,即高新技术业、金融业、现代物流业、文化创意业,政府根据各产业特点分别制定发展策略,发挥引导作用,产出了强而有力的发展成果。

如何吸引人才?
深圳:唯才是举,筑巢引凤


文章提到,深圳从特区建立之初就大力推行人才体制改革,灵活运用人才政策,完善人才激励机制,吸引了国内外大量人才涌入深圳。


同时,结合城市发展需要,适时调整人才引进目标和策略。比如,从早期的重点引进“技能型人才”转向重点引进“高层次人才”,出台“孔雀计划”“十大人才工程”等计划;2017年成为全国首个人才立法的城市,确立“深圳人才日”,各项政策叠加形成人才政策的“四梁八柱”。


此外,深圳还设立人才安居集团,解决人才的住房问题。文章称,深圳注重构建人才友好型城市环境,提升城市宜居水平,增强城市的人才吸引力,并从人才安居、市场引导力两方面阐述了深圳为吸引人才所做的努力。


文章提到,深圳专责筹建人才住房,积极探索人才住房先租后买、以租抵购制度,给予各引进人才住房补贴,从子女入学、配偶就业、医疗保险等方面跟进待遇政策,打造人才宜居环境。


同时,放权于市场和企业,赋予高校、科研机构高度灵活的人事管理权限,在全国率先实现职称评定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;在高层次专业人才评价选拔中首次引入“举荐制”,评价人才让“市场和行业说了算”,真正让人才回归企业。



以下为文章原文:




内容来源 / 泽平宏观

编辑 / 杨梦同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